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> 医院概况 > 肝病资讯 >

怎样检查自己是否有肝炎?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

  肝炎作为一类严重危害健康的肝脏疾病,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。然而,很多人对如何正确筛查肝炎存在困惑。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,为大家详细讲解自我检测与医学检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。

  关注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

  庄淑英医生提醒,虽然部分肝炎患者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仍有一些常见表现值得警惕。例如持续性的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呕吐、右上腹不适或隐痛、皮肤巩膜发黄(黄疸)、尿色加深如浓茶水样等。当出现这些异常时,切勿掉以轻心,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。尤其是有乙肝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提高警觉。

  血液检测是基础手段

  要确诊是否患有肝炎,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血液化验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指标:一是肝功能测试,通过测定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总胆红素等数值来判断肝细胞受损程度;二是病毒标志物检测,针对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不同类型,分别检测相应的抗原抗体组合;三是血常规检查,观察白细胞、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,辅助判断炎症活动状态。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能为医生提供重要依据。

  影像学检查不可少

  除了抽血之外,腹部B超也是常用的筛查工具。它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形态结构的变化,如脂肪肝浸润、肝硬化结节形成、占位性病变等情况。对于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,还可能需要做CT或MRI增强扫描,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病情进展程度。庄医生强调,影像学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病因,但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线索。

  特殊人群需专项筛查

  不同种类的肝炎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。比如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垂直传播,丙型肝炎则多由输血制品引起。因此,对于特定风险群体,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测项目。例如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抗体水平;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工作人员每年都应接受全面体检;纹身穿孔爱好者也要注意防范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。

  生活方式因素同样重要

  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。避免过量饮酒、滥用药物、熬夜劳累等不良习惯,这些都可能加重肝脏负担。同时,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、保持心情舒畅也能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。庄医生建议,即使最终未发现肝炎病变,也应将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。

  正确看待检查结果

  拿到报告单后不要自行解读结论,最好交由专业医生进行分析。有些指标轻微异常并不一定代表患病,可能是暂时性的生理波动;而某些看似正常的数据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潜在问题。只有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,才能做出准确判断。如果确诊为某种类型的肝炎,也不必过于恐慌,现代医学已经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。

  总之,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肝炎的最佳途径。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规范的管理流程,大多数肝炎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治愈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肝脏健康,用行动守护生命之源!

新闻中心/News center